贝因哈特晚年时极喜清静,多住在巴黎的一家高层公寓里,但崇拜者仍不断来访。某天,有位年事已高的崇拜者来看望贝因哈特。他好不容易爬上了高楼,气喘吁吁地来到贝[
阅读全文]
数学家陈景润办事从不含糊,他晚婚喜得一子白白胖胖煞是喜人,同事要抱去 玩一玩他想了想说“打个借条吧”。 [
阅读全文]
勃拉姆斯的乐曲很大一部分是以抒情的旋律见长,因此总能使年轻女士陶醉不已。
有一次[
阅读全文]
拉布歇雷(1831--1912年)是英国政治活动家和办报人。拉布歇雷
在剑桥大学读书时,曾与一个当地的妓女手挽手地在大街上散步。一次被
一位校监拦住了,洁问他的同伴是谁。
[
阅读全文]
任斯特的主教爱德华?斯蒂林弗利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布道人。
一次,查理二世问他,为什么在别的地方都是即兴布道,而在宫中却
每次都照事先写好的宣读呢?
主教说,在国王面前,我[
阅读全文]
英王查理二世(1630一1685年)对政务、对名声并不十分顶真,可
以说是一位逍遥国王,然而对礼仪却一点不马虎。
他和教友会教徒威廉?佩恩是一对很熟的朋友,可也经常发生冲突。
[
阅读全文]
英格兰国王威廉二世(1027一1087年)指挥军队攻进英格兰东南的
佩文西时,不慎被绊了一下跌倒在地。手下人大惊失色,认为这是不祥之
兆。可威廉很快就站了起来,高高举起沾满泥上的双[
阅读全文]
南非原来是一个由少数白人统治的黑人国家,种族的压迫和种族歧
视十分突出。图图大主教就是南非领导黑人反对种族压迫的坚强斗士。
1984年他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。图图主教能言善道。198[
阅读全文]
考尼茨?里特伯格(1711一1794年)是奥地利的政治家和外交家,对
东欧的外交起过支配作用。女皇玛丽虹?特里萨对他极为信赖,但却不满
意他的品行。一次她指责考尼茨?里特伯格竟然骑[
阅读全文]
约瑟夫二世拟将维也纳的皇家公园对公众开放。听到这一消息,有位
贵族惊恐不安地叫道:“如果连普通百姓也允许自由进出皇家公园,我,还
有我的同等的人,到哪儿去散步呢?”
皇帝[
阅读全文]
1781年,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(1741--1790年)去法国旅
行时,比仆从先到达贝塞尔镇。小客店的主人是一位爱唠叨的妇女:她问
他是不是皇帝的随员。
“不是。[
阅读全文]
西吉斯蒙德(1368--1437年)于1411年任神圣罗马帝国君主。有一
回,他在宫廷里大谈人生哲学,有一个大臣就顺他:“在这个世界上,人
是这样的脆弱,而且终究不免一死,那么怎样[
阅读全文]
卡尼纽斯·莱维鲁斯只当了一天的执政官就逝世了。西塞罗对罗马共和国这一年迈而尊贵的官员的死深有感触,由此而联想到古罗马行政
管理的日益衰颓。因而他常就莱维鲁斯的死借题发挥。有一次,他不无讽刺地[
阅读全文]
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(1893—1930年)15岁就参加了布尔什维
克,对党有深厚的感情,常常把“十月革命”亲切地抒写为“我的革命”。
有人刁难他,说什么:“你啊,在诗中常常写我[
阅读全文]
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盖达尔(1904—1941年)派行时,有个小学
生认出是他,抢着替他提皮箱。皮箱的确太破旧了。学生说:“先生是
‘大名鼎鼎’的,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‘随随便便’的[
阅读全文]
契诃夫热爱自己的文学事业,同时又真诚地献身于自己的医生的职
业,为穷苦的人们解除痛苦。每当有人称赞他的文学作品时,他总是谦逊
地回答:”“我是医生。”他常开玩笑说:“医学是我的妻子[
阅读全文]
契诃夫(1860—1904年)是俄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与戏剧家。有一天,一位长得很丰满,穿得很漂亮的美丽健康的太太来看望契诃夫。
她一坐下来,就装腔作势地说:“人生多么无聊,安东·巴甫洛维奇![
阅读全文]
俄国大诗人普希金(1799—1837年)在成名之前,一次在彼得堡参
加一个公爵家的舞会。他邀请一个年轻而漂亮的的贵族小姐跳舞,这位小
姐傲慢地看了年轻的普希金一眼,冷淡地说:“我不[
阅读全文]
一次,沙皇下令召见乌克兰伟大的诗人谢甫琴科(1814—1861年)。
宫殿上,文武百官都向沙皇弯腰鞠躬,只有诗人凛然直立。沙皇大怒,说:
“你为什么不向我弯腰鞠躬?”
诗[
阅读全文]
俄国大作家列夫·托尔斯泰(1828—1910年)一次在信中诙谐地对一位朋友说:“如果我是沙皇,我就公布一项法令:作家要是用了一个自
己不能解释其意义的词,就剥夺他的写作权利,并且打100棍子[
阅读全文]
俄国作家赫尔岑(1812—1870年)在一次宴会上被轻佻的音乐弄得
非常厌烦,便用手捂住耳朵。
主人解释说:“对不起,演奏的都是流行乐曲。”
赫尔岑反问道:“流行的乐曲就[
阅读全文]
克雷洛夫生活很贫寒。一次,他的房东与他签订租契,房东在租契上
写明。假如克雷洛夫不慎引起火灾,烧了房子必须赔偿15000卢布。克雷
洛夫看后,没提出异议,而提笔在15000后又加上[
阅读全文]
A·鲁宾斯坦(1886-1982年),出生于波兰,后加入美国国籍,他以擅长演奏肖邦的
作品而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。不管是在音乐上,还是生活中,他都过得洒脱。他极有语言天才。他的一位朋友回忆起一[
阅读全文]
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推崇卓别林的电影。一次,他在给卓别林的一封信中写道:
“你的电影《摩登时代》,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。爱因斯坦。”
卓别林在回信中写道[
阅读全文]
1921年10月,卓别林来到巴黎,受到了巴黎人民空前的欢迎。法国政府鉴于他在世界艺术领域的巨大贡献,决定给他授勋。
授勋前,一位美国记者向卓别林透露说:法国政府在捉弄你,那勋章是他们授予学校[
阅读全文]
共2350条记录
首页 1 2 3 4 5 6 7 8 尾页 页次:4/9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