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边寺院,一个和尚正在念经,忽听得殿角响起铃声,连连呼唤道:“徒弟,徒弟,铃
声响得很紧,风想必很大,江里定有船被吹翻。我在念经拜佛,没有工夫出去,你快代我去
江岸打捞些东西。如果[
阅读全文]
富翁请客吃饭,桌上摆满了菜肴果点。可是,它们都是用木头雕制而成,表皮上涂彩着
色,斑烂多彩。 客人说:“这些食物虽然好看,可不能解决饥饿。”
富翁说:“只要外表好看,看也看饱了。”[
阅读全文]
财主和客人在厅堂上谈话,仆人前来送茶。他浑身没有衣裳,只用两片薄瓦将下身前后
遮盖,中间系了根草绳。财主便骂:“有客人在,你成何体统?穿这么粗厚的衣服!快去换
套轻软的衣服来!” [
阅读全文]
许多人在一起喝酒,一个人身上发痒,便搔了一下,忽然摸到一只虱子。怕别人嘲笑自
己脏,忙把虱子丢在地下,装作体面的样子道:“我还当它是虱子呢。”
一个客人便拾起虱子细看着,对大家说:[
阅读全文]
有个人喜欢喝酒,而且不管喝多少都要发酒疯,妻子很愤恨。
一次,他又向妻子要酒喝。妻子便把浸苎麻的水倒在酒壶里给他喝,他喝了一会儿,又
手摇脚动地发起来了。
妻子骂道:“吃[
阅读全文]
有个地主对下人非常刻薄,既不给饭吃,也不给工钱,仆人们都气走了。
一次,朋友对他说:“我送你一个仆人,不吃饭,也不要工钱。”
地主问:“他不吃饭吃什么?” 朋友答:“他学会了一种吃[
阅读全文]
有个医生病得很重,临死前在床上大喊:“如果有好郎中能把我的病治好,我有家传长
生不老药酬谢,如果他吃了,长命几百岁!”[
阅读全文]
有人看见一条蛇,对人夸张道:“它呀,有10丈阔,100丈长。” 别人自然不信。
他便把蛇的长度减去20丈。人家还不信,他又把蛇的长度减去30丈、
40丈,结果减到了10丈。 有人说[
阅读全文]
儿子不喜欢读书,父亲把他关在书房里,命令道:“眼睛仔细看着书,脑子再三想着书,
就会从书中悟出道理来!”
过了三天,父亲问他到底有没有从书里领会什么道理。 儿子一本正经地说:“您说[
阅读全文]
从前有个地方官,上任伊始,向天神发誓道:“如若我左手要钱,就烂掉左手;右手要
钱,就烂掉右手。”
不久,有人拿许多银子向他行贿,他很想接受,又怕冲犯了誓言。横思竖想,想出一个
[
阅读全文]
有个士兵的手臂中箭,疼痛不止,便请一个外科名医治疗。 医生将露在手臂外边的
箭管剪去,随即索钱告辞。士兵说:“箭管谁不会剪去?但箭头
还在肉内,你怎么就要走?” 医生摇头道:“外科[
阅读全文]
南宋时,苏州有个和尚,喝酒乱市,州官下令把他抓起来,派一名解差把他押送边远地
方去治罪。交通不便,解差怨恨,因此棍棒不断,和尚叫苦不迭。
几天后,宿在一个客店,和尚起了逃跑之心,于[
阅读全文]
有个挑黄鱼的鱼贩,步伐矫健。一个富翁爱他脚头有力,便雇用他抬矫。谁知他抬轿走
路时却非常缓慢,富人奇怪地问他原故,轿夫答道:“黄鱼怕臭,所以要快,相公怕什么呢?”
[
阅读全文]
有个人向人借了6两银子,讲好一两月息为5分,一年终了利息共是3两6钱。一年已到,
借债人向债主请求找还4钱,换一张10两的借条,债主同意了。
第二年终,照10两计算,利息应是6两,[
阅读全文]
一群朋友坐在一起,忽然有人放屁,不知是谁,大家怀疑某人,并群起责怪他。其实
那人并未放屁,他也不争辩,只是哈哈地笑。
众人问:“有什么可笑?”
回答道:“笑那放屁的也跟着[
阅读全文]
有家酒店立下规矩:凡来买酒吃酒的客人,只要说酒酸,就将他绑在木柱上惩罚。
一天,有个道士背了个大葫芦进店,见到绑在木柱上的人,便问是什么原故。老板答:
“他瞎说我的酒酸,所以罚他。[
阅读全文]
杭州有个叫“素娥”的妓女,为一个盐商所占有。一次,我故乡的黄南谷先生经过妓
院,看见墙上素娥的小像,便在下面题写了一首诗:“淡红衫子淡红裙,淡淡梳妆淡点唇;
只为一身都是淡,将来付[
阅读全文]
明朝时,京城的士大夫在冬天都用貂皮做成套子,套在帽子上御寒,称做“帽套”。
一天,某官骑马去拜访朋友,有个骑马的人经过他旁边,顺手抢去帽套。第二天,某
官去办公,将情况告诉同僚。<[
阅读全文]
唐伯虎有次代某商人写了一副对联:“生意如春意,财源似水源。” 那人不满意,
说对联意思必须显而容易理解的才好。
唐伯虎就重新写了一副:“门前生意,好似夏月蚊虫,队进队出;柜里铜钱,[
阅读全文]
金圣叹去拜会友人,那朋友以洗浴为由婉言谢绝。金圣叹又探访他儿子,儿子又在睡
觉。金圣叹叹了口气道:“老子还在狱(谐音‘浴’)中,儿子又做了罪(谐音‘睡’)
人啦!”[
阅读全文]
有个年老的县令,在县府大门前写了三个大字:“三不要”,下面还作了注释:“一不
要钱,二不要官,三不要命。”
第二天早上,他出去察看,只见注释下又给人每行添了两字:“一不要钱”下添写[
阅读全文]
一个青年向王阳明求学,开始听到“良知”这一词时,便冒昧地问:“‘良知’是黑色
还是白色?”众人大笑,那青年羞得满面通红。
王阳明慢慢说道:“‘良知’不是白色也不是黑色,它的颜色是正[
阅读全文]
北宋政府南渡后,因为疆土狭小,所以大批官吏一时不能实任官职。有的等候十多年也
不能任职,往往以耕田或教书来谋生。所以当时流传这么一句话:“古人说‘10年窗下无人
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[
阅读全文]
李屏山同雷希颜、张伯玉聚宴、游玩。李屏山喜欢喝酒,雷希颜喜欢吃菜,于是相互戏
笑道:“屏山爱酒如蝇,希颜见肉如鹰,伯玉好色如僧。”说完一起大笑。
[
阅读全文]
吴下(现苏州)称奴仆叫“鼻头”。嘉靖年间,王氏有个奴仆叫吴一郎,偶然暴富,用
钱买得一个官职,目空一切,骄横异常。
一天,他乘坐四人扛抬的轿子赴宴,举人张伯起很厌恶吴一郎的嚣张气势[
阅读全文]
共3531条记录
首页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尾页 页次:75/142页